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310、一路向西七 (4 / 5)

作者:漫卷诗书万点花 最后更新:2025/10/2 17:25:45
        不论出现哪一种情况,这样的炮就废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凡采取的办法,一个是采用熔点更高的钢材铸造炮管。

        另一个是学习马克沁水冷机枪的方式,采用液冷。

        即在炮筒外边加上薄铁皮的套筒。中间有空腔,可以向里边注水。然后通过水的蒸发来保持炮管的低温。

        套筒和水毫无疑问增加了重量,但是这是无奈的取舍。低强度战斗拆下来。高强度战斗装上去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位设计大神甚至考虑到了,在北方寒冷地区作战,没有水,只有冰雪的情况。设计了硕大的进水漏斗口,可以用铲子把冰雪直接铲进去。

        甚至要求炮兵带一套洛阳铲的压水井打井设备。便于随时取水。这个也方便了部队用水。毕竟人和马都要喝水。做饭、洗衣服、洗澡也要水。

        为了避免浪费,比如在沙漠戈壁作战,大神还给设计了一个蒸汽导管和冷凝水箱子。这个也是仿照马克沁机枪的设备仿制的。用来把蒸发出来的水蒸气通过导管冷凝器中还原成水,循环使用。

        彭术是炮兵教官,今天是他带领炮兵中队第一次参战。这支炮兵和安三溪一样,都是军官教导队。里边都是军官种子。

        今天第一次参战,他们都是把条令和操典反复熟悉,生怕一会儿,犯不该犯的错误。

        今天三叉岗已经成了一个按照杨凡的操典,布置周密的预设战场,就等着敌人上门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从下到上,第一层是外围的地洞,专门别折敌人的马腿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