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0、板甲加金属外骨骼
解决的办法有两个,一个是放弃不锈钢,用铝合金做材料,现代铝合金的强度是钢铁的数倍,而重量只有三分之一。
历史上,铝这种材料还没有研究出成熟的冶炼技术,甲胄就被热武器淘汰了。所以我们没有看到铝合金的铠甲出现。
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现代的金属外骨骼技术,把铠甲的重量,不要落在人的身体上,而是利用甲胄和金属外骨骼一体化设计,由铠甲自己支撑自己的重量。
杨凡反复考虑后,最后还是采取了第二种方法,因为只要有设计图,自己在大明就可以生产,杨凡不放过任何提升这边工业能力的机会。
随着导流明渠的放水,杨凡的水利锻锤已经开始安装,今后平炉冶炼出来的高性能钢铁,将在水利锻锤的高效生产下,变更成各种武器、铠甲、工具、农具、铁钉等工业产品。
后续还准备发展水力驱动机器的纺织工业。
杨凡通过吴胖子找到了一个在国企专业设计金属外骨骼的专家,目前杨凡支付了一笔研究经费,由这个专家带着三个博士生十几个本科生在做研究和试制。等设计图出来,并试制实物成功,杨凡就准备在水坝这边用水力锻锤大量生产。
三十多公里,骑马足足走了一个小时。
杨凡策马跨过一个小山包,远远的看到了那个已经完工的水泥土楼。
土楼硕大无比,如果在现代看来,也就是相当于一个体育场的外形大小,可在这个年代,就看着非常的震撼人心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