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1140、亩产五吨的高粱(补昨日欠的第二章) (4 / 5)

作者:漫卷诗书万点花 最后更新:2025/10/2 17:25:45
        而杨凡在明末这个节点上,能采取的办法就是,利用技术革命,产生了红利,扩大社会总产出,来缓解社会矛盾。

        通过培养之前不存在的行业,来重新洗牌财富的社会构成,至于三百年后,技术红利吃完了,再度开始旧病复发怎么办,他也没有办法,只能且顾眼前吧。

        不是说人生发财靠康波吗。他能把波峰变成波谷,已经很了不起了。至于消除康波,他也没办法。

        很多问题就是这样,没想透彻时,整天在网上和喷子一样,骂来骂去。其实什么也改变不了。但真正看明白了,对很多现象,也就不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既然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,我们也改变不了什么。那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好了,人的能力有大有小,只要力所能及,不浪费米饭,人生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就好。

        很多事情啊,不懂的不能乱说,等真懂了,就不想说了,更不想骂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试图改变人性,那是圣人做的事情。你我皆凡人,个人这么渺小,还不如脚踏实地的做些实事,人生不要虚度就好。

        现代,邻省的那个厂区,今日非常热闹,科学院来了很多人。这些老专家平时都是很难请到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厂区去年流转的十万亩土地上,划出一部分作为试验田,种植了很多的新式作物。今日,他们来看的就是科学院提供的两种新式高粱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两种高粱的产量骇人听闻,一种亩产五吨。一种甜度高,但亩产低些,只有三吨。当然这是整个植株的重量,不是种子的产量。因为这种高粱是做青储饲料用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