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初,辽东巡抚王化贞把辽东都控制了,蓟辽总督熊廷弼一点权力都没有。熊廷弼找朝廷闹。朝廷当时是东林做主。为了调节督抚不和。居然做出了胜则同功,败则同罪的奇葩解决方法。
也就是说,你俩闹是吧。打了败仗同罪,把你俩绑一起,看你俩还闹不闹。
不解决实际问题,解决提出问题的人。
也就是只解决熊廷弼,不管王化贞架空熊廷弼。熊廷弼干啥都不行,王化贞想怎样就怎样。出了事你还要分担他的责任。这就是东林的嘴脸。
孙先生去找皇帝,要求逮捕熊廷弼。现在把败则同罪这条又提出来了。说这事当初的朝议,要法办熊廷弼。
本来天启皇帝不同意,但是孙先生说了一句话。
就是这句话送了熊廷弼的性命。
他说有人告发,辽东失败之前,熊廷弼和人说,应该放弃辽东专守山海关。
此话熊廷弼确实说过,不过那是论述关于辽东的可以采取的几种策略的利弊。可此时断章取义的拿出来,就变成了放弃辽东早有预谋。
辽东丢失他和王化贞同责。
王化贞丢了辽东,一路逃出广宁,到大凌河向熊廷弼哭诉,求熊廷弼立刻带着军队打回去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