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1315、刘鸿训私改圣旨的内幕 (2 / 6)

作者:漫卷诗书万点花 最后更新:2025/10/2 17:25:45
        惠安伯张庆臻是杨凡前任提督京营戎政,和杨凡也认识,都是勋贵一脉,自己人。京城里的常驻武装力量,主要是兵马司和巡捕营。兵马司也就管管治安。巡捕营则相当于后世的武装警察,有一万三千多人,五千骑兵。实力强大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京城有事,巡捕营就非常重要,因为没有圣旨和兵部的共同调令,京营进不了京城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操作,惊动的人最少,基本就是不会声张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惠安伯张庆臻总督京营的圣旨上有这一条,有事拿出来就好使。到时候,调动城内的巡捕营就是合法的。这是勋贵埋下的后手。

        平时没有事情的时候,根本不会声张这件事。巡捕营那边也不见得能知道。圣旨都是一式两份的,甚至三份。宫里是有底案的。但是事态紧急的情况下,外面的人哪里有机会去宫里核实,基本这份圣旨就好使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杨凡终于明白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了。做这件事需要宫里和五军都督府、内阁配合才能做到。郑贵妃的人负责宫里,勋贵负责五军都督府、内阁中有首辅刘鸿训。才算能把这件事儿办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这也说明,崇祯和郑贵妃斗了这么久,司礼监里居然还有郑贵妃的人。要不然,这圣旨上多出来的字,是怎么出来的。圣旨写好,出了司礼监,在想往上添加字迹,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么高级的东西,怎么可能没有防伪措施。不论是字迹还是油墨,都容易看出来。所以,要

        想天衣无缝,只能是从司礼监加上字迹。

        然后刘鸿训复核时假装没看到,从内阁通过。

        到了五军都督府,那里是勋贵的地盘,自然没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