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908、杨凡要动八大皇商的原因二 (3 / 5)

作者:漫卷诗书万点花 最后更新:2025/10/2 17:25:45
        其实,皇帝和大臣都是清楚这一切的原理和前因后果的。他们也做出了努力。首先就是瞄准了海外的白银。

        永乐七次下西洋,就是为了通过贸易换回来白银、黄金,甚至是国内缺乏的货物用来以物易物。加强国内商品的流通。稳定物价,保证民生。

        永乐大帝下西洋,宣宗朱瞻基也筹备下西洋,但未成先驾崩了。英宗也准备下西洋,筹备了半年,还没开始,就遭遇了土木堡之变。

        武宗皇帝,不仅会在豹房享受,他还在大同会战中,打败了统一蒙古的达延汗的南下,导致蒙古重新分裂。而且也在筹备下西洋。但是他很快落水。此事不了了之。

        到了嘉靖朝,皇帝再度准备开海,用了严嵩等人。严嵩等人最后在政治斗争中失败,被打成奸臣国贼。开海胎死腹中。

        嘉靖明白大明的通货紧缩问题,已经到了不解决不行的程度。银价上涨,直接影响百姓的生活。

        严嵩强迫东南沿海把种粮食的土地,改为桑田,用来生产丝绸。导致很多农名饿死,甚至引来暴乱。表面看起来是十足的恶政,嘉靖为何要干这种招骂名的事情呢。

        908、杨凡要动八大皇商的原因二

        其根本原因就是,丝绸可以从东西方贸易中,为大明换来急需的白银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有朝廷手里有足够的白银,通过俸禄和开展工程,把白银像血液一样输入流通的血管,才能把大明的贫血病治好。

        嘉靖失败后,嘉靖的儿子搞了后来隆庆开海,搞了一段也被迫被取消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