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记得雪区的青稞普遍亩产不超过百斤,不知道定远侯这种青稞亩产多少。”大师从来没有看到过这般硕大和饱满的青稞种子。
因为植株的结籽儿颗粒数是差不多的。如果每个种子都饱满硕大。那产量一定很高。这些种子颗粒比雪区的大好几倍。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。
杨凡笑道:“这个种子叫做喜马拉雅22号青稞。亩产如果上化肥可以超过千斤。上农家肥也可以达到六百斤左右。”
大师非常吃惊,没想到这东西产量这么高。
青稞可分为白青稞、黑青稞、蓝青稞、混合青稞四大类。目前在臧地,白青稞的产量最大,是当地农牧民的主要食物。
现代考古发现,在3500年前,当地人就已经开始种植青稞。
青稞不是小麦,其实是大麦的一种。
但又和平原地区常见的大麦不同,现代人吃到的青稞,在经过数千年的不断适应后的新品种,比普通大麦更有营养。
青稞(英文:Highndbarley,也叫高原大麦),起源于新月沃地的大麦(英文:barley,大麦),在距今4,500年前到3,500年前通过巴基斯坦北部、印度和尼泊尔进入西臧南部。
大师顿时激动起来,一种提高六倍产量的新粮食。对巩固他的地位有多重要,不言而喻。
如果在雪区推广成功,雪区的粮食产量就会极大提高,能养活的人口也会翻翻上涨。这些成就,一定会让官民百姓,把他奉为上天派来拯救众生的使者的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