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凡反复权衡之下,决定把第二次超级盾构机的机会,用来修一条地下引水隧道。
杨凡特意咨询了瑶光,这个超级盾构机是次数限制,还是修筑隧道长度限制,结果瑶光查询了一下,明白无误的告诉杨凡,是次数限制。
系统没有说明每一次的隧道长度限制。
杨凡了然,这是一个bug。
既然如此,杨凡自然要最大程度的利用好这个漏洞。
他把第二次机会,用来修建一条地下巨型隧道。
从贝加尔湖湖底,穿过蒙古高原,连通库苏古尔湖底,然后一直到燕山脚下的隧道。用来把贝加尔湖、库苏古尔湖的淡水引入华北平原。用来灌溉山河四省。
从此以后,华北和中原再也不缺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。
贝加尔湖海拔455米,最深处在海拔之下一千三百多米。从腰部打隧道,到华北平原,完全可以自流。
因为华北平原的海拔才几十米。帝都才六七十米。天津更低。
杨凡计划隧道的入水口在海拔以下,出水口多开几个。从海拔在300米的高度,一直到海拔三十米。这样可以灌溉整个华北和中原。只需要修建很多灌渠就可以。贝加尔湖一年流出600亿立方米,相当于黄河一年的水量。这个时代足够灌溉农田了。再加上库苏古尔湖水量,今后几百年的用水足够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