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1573、 基然都尼气步枪投入战场 (1 / 5)

作者:漫卷诗书万点花 最后更新:2025/10/2 17:25:45
        1573、基然都尼气步枪投入战场

        第一个就是崇祯二年,清军攻陷遵化后,把当地的矿工和冶铁工人掳掠到辽东。而辽东本来就是华夏四大铁矿区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鞍山的铁矿和本溪的煤矿,还有一条可以水运的河流连着。建奴的钢铁规模很快超过了明朝。

        从此后,八旗的装备愈加精良,此消彼长之下,大明完全处于了下风。

        史书记载,沈阳浑河沿岸百余里,连绵不绝的全是铁匠炉,日夜不息的打造兵器铠甲,从此后,明军即使在冷兵器的装备上,也没了优势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个关键节点,就是登州之乱。

        孙元华搞得火炮铸造研究班子和第一只纯火器部队,全部投了建奴。从此之后,建奴彻底掌握了红衣大炮的铸造技术,还有鸟铳的生产技术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次之后,大明的城墙不在能抵御建奴。高墙不足依仗。

        尤其是到了崇祯朝后期,大清具备了自行铸造大口径重炮后,清军入关南下,再也没有能抵挡的城墙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早期,仅凭孙成宗的高筑墙,就能挡住建奴的时代,一去不复返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孙承宗本人也在清军南下时,被清军用重炮轰开了高阳县的城墙。孙师傅全家死难。这个清朝最大的敌人基本被灭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凡尽管已经把绝大部分技术人员和工人,都弄到工业区保护了起来。可是那些文官控制的厂矿,还是有十万人落入了建奴的手里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