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养女,可能和幼年生长的环境有关吧。
1711、一朝文武最怜卿
这一家三口,真是与众不同,完全不符合大明官宦人家的惯常形象。让卢象升不知道怎么评价好了。
卢象升赶紧快走几步,拱手道:「大名府知府卢象升,拜见定远候。」
说着准备行礼,毕竟这是侯爵,穿蟒袍的。人家总督京营兵马戎政,署理锦衣卫衙门、后军都督府的时候,他还在大名府蹉跎呢。
官场可不看年龄大小,那是看资历的。
其实,他发迹挺早的,就是到了知府这一步,再往上走就开始难了。主要是他没有当今内阁里的靠山。
天启元年,他在应天乡试中考中举人。天启二年(1622年)在殿试中以二甲二十五名获赐进士出身。这个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,可惜没能进翰林院。
其后观政于兵部。这段时间他认真了解了大明的军事、地理、内外形势,对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有很大的帮助。
卢象升在兵部混了两年后,天启四年二月,授户部贵州司主事。但只干了半年,八月就调去漕运总督麾下,督临清仓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