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热情地接待了郑和,对于东昌大捷,他只字不提自己的功劳,反而满脸感慨与敬畏。
“郑公公有所不知,高煦能有今日,并非我天资聪颖,实乃是遇到了一场天大的机缘。”
郑和眼帘低垂,恭敬道:“哦?奴婢愿闻其详。”
朱高煦叹了口气,脸上露出向往之色:“数月前,我在城外散心,偶遇一位鹤发童颜,仙风道骨的道长。”
“他见我第一面,便说我骨骼清奇,有九五之相。”
说到这里,他连忙打住,仿佛说漏了嘴,有些惶恐地看了郑和一眼。
郑和的眼皮微微一跳,脸上却不动声色。
朱高煦继续道:“我本不信这些,但那位道长却将我的过往,我的心事,说了个分毫不差。”
“我惊为天人,当即拜倒,恳请他收我为徒。”
“那位兵马冢的仁义之策,和东昌决胜的方略,其实都出自于我师父他老人家的指点。”
郑和终于抬起头,目光如炬,直视着朱高煦:“殿下,王爷对您这位师父,十分好奇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