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地的战事远比想象中惨烈。阔端率领的蒙古大军盘踞在此,兵力雄厚,且熟悉地形。孟之继没有急于正面交锋,而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,不断袭扰蒙古军的粮道,烧毁他们的粮草,切断他们的退路。
他用兵灵活,时而化整为零,袭扰小股敌军;时而集中兵力,猛攻敌军薄弱之处。在剑阁外围的一次突袭中,他亲率三百精锐,趁着夜色摸到蒙古军营帐,一把火点燃了他们囤积的火药,爆炸声震彻山谷,蒙古军大乱,他则趁机率军冲杀,斩杀千余人,缴获了大批战马和粮草。
“那中原少年将军好生厉害!”
“听说他一枪能挑飞五个蒙古兵!”
“可不是,咱们好几次快要撑不住了,都是他带兵杀出来解围!”
孟之继的名字很快在蜀地传开,士兵们称他为“少年战神”,百姓们则偷偷为他立了长生牌,盼着他能早日赶走蒙古人。
在他的袭扰之下,阔端部的粮草日渐短缺,军心浮动。杨恢抓住机会,率领主力正面强攻,连克数城。孟之继则率军配合,夺取了剑阁这一咽喉要道,彻底切断了蒙古军的退路。
两军里应外合,屡战屡捷。蒙古军节节败退,阔端眼看大势已去,只得率领残部狼狈北逃。
暮春时节的蜀道,总是被连绵的细雨笼罩。青石板路上长满了青苔,马蹄踏过,溅起细碎的泥花。孟之继勒住马缰,望着前方云雾缭绕的剑门关,眉头微微舒展。
“将军,前面就是剑门关了。”副将王大用策马上前,声音里带着几分兴奋,“杨恢大人的信使三天前就到了,说他们已在绵州城外围布好了阵势,就等我们这五千人马到了,便能南北夹击,一举收复绵州。”
孟之继点头,指尖叩了叩马鞍上的铁环。这五千人马是他从忠顺军中精挑细选的精锐,其中两千是经历过襄阳血战的老兵,三千是新训的新忠顺军,个个配备了改良后的重甲与长枪。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想法是孟之继的提议,也只有施展才能帮助新军锻炼出铁血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