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说着,院门外忽然传来一阵粗犷的笑声,一个身高近丈的壮汉大步走了进来,他肩上扛着柄巨大的铁斧,斧刃上还带着未擦净的锈迹,却更显凶悍。“郭大侠!黄帮主!俺流云寨的王大山来啦!”
郭靖认得他,这王大山是河北流云寨的寨主,早年在北方抗击过蒙古兵,手下有几百号弟兄,都是敢打敢拼的汉子。他迎上去笑道:“王寨主能来,郭靖真是喜出望外!”
王大山把铁斧往地上一顿,震得青石板都嗡嗡作响,他咧开嘴大笑:“俺们在北方听够了蒙古人的马蹄声,早就想找个地方痛痛快快打一场!郭大侠放心,俺们流云寨的弟兄,个个都是好样的,守城的时候往前冲,绝不含糊!”他身后跟着十几个精壮汉子,都是一身短打扮,腰间别着弯刀,脸上带着风霜,却个个精神抖擞。
黄蓉见人越来越多,便让郭芙和武敦儒、武修文去帮忙安排住处。郭芙如今已是二十出头的姑娘,性子比年少时沉稳了许多,她指挥着仆役们搬运行李,不时和客人们寒暄几句,倒也有几分女主人的模样。
午后的阳光透过院中的银杏树叶,洒下斑驳的光影。郭靖站在廊下,看着往来穿梭的江湖义士,心中百感交集。这些人里,有成名已久的前辈高人,有初出茅庐的少年英雄,有绿林好汉,有门派弟子,甚至还有几个穿着布衣、背着锄头的农夫——他们说自己是襄阳附近村落的村民,听闻郭大侠招募人手,便自发前来帮忙守城。
“靖哥哥,你看那边。”黄蓉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。
郭靖望去,只见角落里坐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,他穿着件打满补丁的棉袄,手里拄着根拐杖,正默默地喝着茶。旁边一个年轻人低声对他说着什么,老者不时点点头,眼神却一直望着院门外,仿佛在回忆着什么。
“那是……”郭靖有些疑惑。
黄蓉轻声道:“我刚才听仆役说,老人家是从燕京来的,儿子和孙子都死在蒙古兵手里了。他自己带着一把祖传的大刀,一路乞讨着过来,说就算拼了这条老命,也要帮着守襄阳。”
郭靖的眼眶微微发热,他走过去,在老者身边坐下,轻声道:“老丈,辛苦您了。”
老者抬起头,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,他颤巍巍地握住郭靖的手:“郭大侠……俺知道您是好人,是真心为咱们百姓打仗的。俺老了,打不动了,但俺能帮着搬搬石头,烧烧开水……只要能让蒙古人进不了城,俺做啥都愿意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