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下来的三日,孟之继在郭府后园亲自挑选。他不问出身门派,只看身手与胆气,最终选出一万精壮——有擅长硬功的少林俗家弟子,有精通马术的北方马贼,有擅长追踪的猎户,也有能飞檐走壁的窃贼。
回到樊城,他将这一万人编为“隐卫”,分佐军、佑军两部,各五千人。佐军皆配重甲,手持他参照前世记忆改良的长枪——枪身更长,枪尖淬了特制的毒液,专司正面冲阵;佑军则穿轻甲,配短刀与弩箭,擅长骑射与潜行,负责侦察、暗杀与护卫。
“你们虽来自江湖,从今往后,便要守军中纪律。”孟之继站在演武场中央,目光扫过队列,“令行禁止,违者军法处置!”
众人虽有些散漫,却都对这位少年将军心存敬畏,齐声应道:“是!”
接下来的日子,孟之继几乎住在了营中。他亲自制定训练计划:佐军每日练习队列与枪阵,要做到进退如一,枪尖所指之处无人能挡;佑军则训练马术与潜行,夜里要能在百步外射中香火,要能悄无声息地潜入营地。
江湖人士起初对这些枯燥的训练颇有怨言,可当孟之继亲自下场,用改良后的枪法连败十余名佐军好手,又在夜里仅凭一根绳索便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佑军营地中央时,所有人都服了。
“将军这身手,怕是比黄老邪还厉害!”有人私下议论。
“听说将军曾一枪挑飞过蒙古千夫长,看来是真的!”
短短一月,隐卫便有了模样,佐军的枪阵已初见威力,佑军的潜行之术也日渐娴熟,虽仍带着江湖气,却多了几分军人的肃杀。
这夜,孟之继回到太守府,武三娘正坐在灯下缝补衣物。见他回来,连忙起身倒茶:“今日回来得早,隐卫训练得怎么样了?”
“已能出战。”孟之继接过茶,笑道,“三娘这几日似乎有心事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