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邦则显得隐忍而狡猾。他趁项羽在河北与秦军主力鏖战之际,采纳张良、萧何之策,一路西进,避实就虚,收揽民心,直逼咸阳。其军队战斗力或许不及项羽,但韧性和成长性极强。
咸阳的胡亥朝廷,在东西夹击和内部倾轧下,已然风雨飘摇。赵高弑杀胡亥,欲立子婴,朝堂彻底失控。
西秦高层,每日都能收到来自东方纷繁复杂、有时甚至相互矛盾的情报。扶苏、蒙恬、李默以及文官武将们,面临着西秦自立以来最重大的战略抉择。
朝堂之上,争论激烈:
激进派(以部分北疆系将领为主):“殿下!此乃天赐良机!伪秦将亡,天下无主。我军兵精粮足,火器犀利,当立刻兵出函谷,先入关中者王之!凭借关中之固,巴蜀之富,再以雷霆之势扫平项羽、刘邦等群丑,则帝业可成,正统可复!”
稳健派(以部分文官和李默为代表):“时机未至!项羽气势正盛,刘邦隐忍难测。我西秦内部工业化方兴未艾,社会初定,根基尚不牢固。此时卷入中原混战,胜则固然可喜,若稍有挫折,或陷入长期消耗,则我西域根基恐有动摇之险。不如坐山观虎斗,待其两败俱伤,我再以雷霆万钧之势,收拾山河,可事半功倍!”
中间派(以蒙恬等为代表):“二者皆有理。然,完全置身事外亦不可能。我军需保持高度战备,同时可遣使秘密接触刘邦,乃至项羽,了解其动向,或许可从中斡旋,引导局势向我有利方向发展。关键在于,我西秦需明确自身最终目标——是偏安一隅,还是逐鹿天下?”
所有人的目光,最终投向了扶苏。
扶苏站在巨大的舆图前,目光扫过中原的山川河流,又回望西域这片在他治下正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土地。他不再是那个被困于上郡的柔弱公子,数年的磨砺和肩负的重任,让他眉宇间多了坚毅与沉稳。
“孤,乃始皇长子,大秦正统。”扶苏缓缓开口,声音清晰而坚定,“光复神州,重归一统,乃孤之天命,亦是对先帝、对天下百姓之责任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