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章熙宁变法,赵宋难救(北宋历史)
“在赵祯驾崩后,赵曙即帝位,但其运气也就到这,他在位时间只有三年,年仅三十六岁便病逝。”
“因赵曙在位时间短,在军事、政治等方面还未得及有多少建树。其较为突出的功绩大概是治平三年,让司马光组织人手编纂史书《资治通鉴》。”
“《资治通鉴》为后世常读常用史书之一,有极高学问价值和历史价值,后世许多名人名家对其赞不绝口!”
“赵曙病逝,由其子赵顼即位,群臣为赵曙上谥宪文肃武宣孝皇帝,庙号英宗。”
赵曙没多少功绩,就算其有让司马光主持编纂《资治通鉴》之功,可司马光编《资治通鉴》编了十九年,赵曙早已去世,能得“英宗”这庙号,已算超格。
这时的“英宗”庙号可还没被某位瓦剌留学生、土木堡战神给玷污。
李念道:“其子赵顼便是宋神宗,也就是和王安石指责赵恒举措失当,让宋朝失去了统一交趾良机的那位。”
难怪敢指责赵恒而不怕被人评议有违孝道,敢情不是赵恒这一脉。
“赵顼即位时,赵宋的三冗问题已相当严重,赵顼看出了三冗问题会给赵宋造成的危害。在其父赵曙的治平二年时,赵宋的财政亏空已高达一千七百余万缗。”
赵宋想通过撒银子将士卒、文官都养起来,好让江山稳固的想法,终于在此时成了个大问题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