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58章 变法派之失(北宋历史) (1 / 8)

作者:买土拨鼠的松鼠 最后更新:2025/10/8 3:51:39
        第58章变法派之失(北宋历史)

        “赵匡胤和赵光义经历过五代十国的乱世,知晓武人乱政的危害。因而两人在位时,决心改变这种状况,使武人乱政不再在赵宋发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而他们改变武人乱政的方法便是打压武人,使社会风气从‘重武轻文’转变为‘崇文抑武’。这是赵宋自立国时便定下的国策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扭转‘重武轻文’的风气本没有错,可凡事过犹不及,赵宋在这条路上便走得过了,他们将文官地位抬得太高,文官成为了赵宋的统治根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这里,始皇等人都知道李念这个“其四”讲的是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每个朝代都有立国的基础、统治的根基,而赵宋的统治根基便是文官,或者说士大夫。

        熙宁四年,文彦博在和赵顼就熙宁变法奏对时,赵顼问:“更张法制,于士大夫诚多不悦,然于百姓何所不便?”

        文彦博给出的回答是:“为与士大夫治天下,非与百姓治天下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一句话直接向赵顼点明了赵宋的统治根基在哪,潜台词是:你们这样子搞变法,会动摇国朝的统治根基。

        赵宋开国之初,当然不是以文官为统治根基,可在赵匡胤、赵光义,尤其是赵光义的操作下,变成了以文官为统治根基。

        “‘冗官’正是在赵宋‘崇文抑武’政策下发展出的,‘冗官’对赵宋的整个士大夫集团而言,可非恶政,而是优政良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