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59章 赵煦的怨恨由来(北宋历史) (6 / 8)

作者:买土拨鼠的松鼠 最后更新:2025/10/8 3:51:39
        “赵煦是赵宋历史上一个很有天赋的皇帝,但很可惜,在高太后和元祐大臣一系列操作下,没能挖掘出天赋,反而让赵煦对他们满是怨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可惜这棵好苗子,赵煦要是身体好点,被精心培养,说不定能为赵宋革除一些弊病,不会再有“靖康之耻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元祐八年,积满了怨恨的赵煦终于熬到了高太后病逝,他可以亲政了。高太后之所以在赵煦可以亲政时还不愿还政,是她明白赵煦亲政后必定会推倒她现行的政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蒙恬不屑道:“还不是她和元祐党人自己所为?其等未将赵煦放在眼中,也未好生教导,反而让赵煦满腔怨恨。她越不放权,越会让赵煦怨恨,若放权,赵煦还会念她之好,少些怨恨!”

        李念道:“在亲政后,赵煦很快便召回了章惇,第二年改年号为‘绍圣’,开始了他的抬新党压旧党之路,追谥王安石,允其配享太庙,追贬司马光,将苏轼等人贬到岭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苏轼的‘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’便是出自这一时期,要不是赵煦贬了他去岭南,苏轼还做不出此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仅打压元祐旧党,赵煦甚至还想把高太后的封号和待遇废去,以‘老奸擅国’阴斥高太后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积累的怨恨不是一般的大,但想想也合理,在上朝时看了好些年的大臣背影和屁股,做啥事都要被当成小孩子一样管教训斥,还不准反驳,等到该亲政了,那老太婆还死不放权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新党被赵煦重新起用后,在他的支持下,大力打击旧党,朝堂上的正事变成了打压旧党异己。因而在政治上,赵煦并未有卓越的功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治不治国放一边,这帮欠收拾的旧党必须被打压,我赵煦说的!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