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念道:“是在大业八年,但杨广奉行的是报仇不隔夜,高句丽不被征讨成功,他岂能心甘?”
始皇帝等人越发认识到这杨广的确是个疯子。
大业八年才惨败,连一年的休养生息都不干,马上又组织第二次征讨,杨坚给他留下的家底再丰厚,也顶不住这么败!
他就不担心会逼得各方皆反,众人起来夺了他那皇帝鸟位?
也许是杨广认为只要他打赢高句丽,凭借大胜之势,能压下天下间一切不服。
若真如此,那杨广这人属实是既自大,又自负!
“杨广这次征伐高句丽依旧未成,但这次失败的主因不在他胡乱下令和高句丽,而是隋朝内部有人反了。其实,由于杨广的各种作为,大业七年便有人起义,如山东王薄、河北窦建德……”
“但此番造反者和窦建德、王薄等有所不同,造反者乃杨素之子杨玄感!其父杨素为隋之重臣,杨广能得以登基,也多仗杨素相助,因而在杨广即位后,杨素之权势更重,然也因此为杨广猜忌!”
“杨素死后,作为其嫡长子,杨玄感自然承继了杨素之地位、人脉、影响,当然也被杨广猜忌。”
“杨玄感也知自己为杨广猜忌,若不做应对,早晚会为杨广所害。”
“于是,在杨广二征高句丽时,杨玄感造反,而以杨玄感的影响力,一旦让其成势,想要再平定便须花费更大代价,杨广只能密召诸将,密令撤军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