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灌婴叮嘱完,王陵又对郦食其道:“郦副使,你在带人与巴克特里亚学者交流时,也要注意什么可讲,什么不可讲。”
学者交流是为了向巴克特里亚人传播大秦的文化,可不是为了扶贫,将先进的学识工艺教授给巴克特里亚人。
郦食其道:“正使尽管放心,绝不会让其等知晓不该知之事!”
一些知识必定会随着大秦国际化传播到其他国家。
像大秦普及教育,教给大秦百姓的那些数学、科学知识,在大秦,可能是较为基础粗浅的知识,可放在这时代的其他国家,便相当先进。
这些知识还很难掩藏住不让其他国家知晓,因为知晓的人太多,其他国家的人想要获得,并不困难。
且肯定会有秦人出于利益或其他原因,会将课本书籍啥的卖给其他国家。
就像后世诸国,都是在严密防止自家的高精尖科技外泄,谁会去提防小学教科书外流?
既是因小学教科书上的知识,基本上各国都知晓(人均胎教水平的部落和国家除外),没有禁止的必要,也是因为其他国家想得到,很轻松。
一些粗浅的知识必定会外泄,但这个时间可以尽量晚上一些,别国越晚一步,便等于大秦更领先一步。
因此,在李念给使团定下的与他国学者交流守则中,严格规定了哪些类别的内容不可交流,不能为了显摆自家更文明先进,而让别人得了好处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