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沈无名?”
青衣文人喃喃自语,“我怎么感觉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呢?在哪里听过?”
“之前的朝廷邸报!”
韩昌黎提醒道:“有一期邸报,他一人三篇文章,占据了八成的页面!”
“就连太学主的一篇文,都被压缩到了角落!”
“哦!”青衣文人恍然大悟。
“就是那个提出牡蛎建桥之术,还有水泥制造之法的小家伙。”
“有一说一,我看了那几篇文章,颇有感触,天生的墨家圣体。”
“恐怕不只是墨家!”太学主目光飞快扫过手上的策论,轻轻一叹。
“要说文笔造诣,他还有些稚嫩,可这些想法,却绝对是利国利民之术。”
“青苗法、保甲法、一条鞭法、摊丁入亩、火耗归公、改土归流……”
“每一条都抽在我北汉朝廷的痛点之上,这是富国强兵之利器啊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