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概就是这些话,让潼关养出了一群谦逊且好学的学子。
从上郡往来泾阳,回来时轻松了许多,只用了十五天。
如果是快马而行,从北郊到上郡在驰道上急行只需要一天一夜。
传闻是这样的,曹参也没见到一天一夜来回咸阳与上郡的人。
曹参刚回到泾阳就看到了萧郡尉已准备好了第三批粮草。
萧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他是一个能在一个粮仓内将那些掉落在地上的麦粒捡起来,就这样还能捡够一小袋的人。
这样的人绝对不放过一粒粮食,萧何像是天生就有做这些事才能,将运往北方的粮食安排得十分妥当,甚至还有盈余。
见曹参回来了,萧何道:“这几卷文书送去咸阳。”
曹参刚到县里还未来得及喝一口水,又要拿着文书赶往咸阳。
始皇帝四十二年,春,这一年关中的人口增至七十万。
除却当初迁民入渭南那两年,有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增长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