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公子韩非看来,这种想法是错误的,韩非主张以法为教,或许有当年申不害或是商君之风,但与儒家的观念是敌对的。
韩非认为刑不上大夫会误国,大夫不能免于刑罚,也要教会庶人知法守节,否则国家将不长久。
治国之法有对有错,儒家所谓的儒家讲究礼不下庶人,刑不上大夫,有意维护士大夫群体,从而保证了士大夫的既得利益,也就是特权阶层。
张良见到了韩非的旧人,心中便痛惜公子韩非真的生错了时代,他若与商君生于一个时代,他的人生应该更好。
当新郡守进入了三川郡的城内,有许多宾客前去拜访。
张良拿着一块玉佩,打算与众多宾客一道,为新来的郡守道贺。
当张良跟随着众多宾客来到了府门前,才知道众人可以前往道贺,但不得给郡守送礼。
这一次的郡守很年轻,还是丞相李斯的学生,慕名而来的人众多,众人即便是得知对方不收礼,可还是将不少礼都放在了郡守府的门口。
当人们将礼放在郡守府门前,随之郡守府的护卫便出来打这些放下礼的人,并且将人赶走了。
这一幕看得张良十分好奇,不过他依旧神色自然地收起了玉佩,装作寻常的韩地宾客前来道贺。
换作是别的反秦人士,见到了张良去丞相李斯的学生府邸拜访,恐怕会吓得当场晕过去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