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斯拿起一根木柴,放入火中,让火烧得更大一些,也能更温暖一些。
在李斯看来,那些从各地而来的人们,其中多数都答不上这些考题,李斯试着答过其中一卷,这一卷之中,他李斯也只能答出三题,而一张纸上有十题。
而这其中多数题目都是与敬业县的教学有关,尤其是涉及其中一些家国天下的理念,甚至这些考题还偏向法家与墨家。
公子不喜某些学说,某些学说就不会出现在考题上,那么将来的学子在读书选择上就有待商榷了。
公子扶苏就是想要借助这种选吏之法,来向世人宣扬大秦的理想,以及他公子扶苏的理想。
甚至这种行为都没有丝毫的遮掩,公子更没有任何遮掩的意思。
其实,李斯也是十分赞同公子的方式,如果一个人想要成为一个吏,那么他就会加入到国家的建设当中,如果他这个吏不能学习治国的理念,不赞同现在的大一统观念,甚至还反对大一统,那么这种人就不能选用。
甚至,公子说不定想要将这样的人都杀光了,将那些反对大一统的人全部杀了。
不仅如此,公子还想制定了更严苛的官吏选用之法,为了避免以后的官吏选用制度,成为一些家族的世袭罔替,一人为吏不能与同样为吏家族成婚,官吏与官吏之间不得成婚,官吏不得与商户成婚,官吏的儿子若想要为吏,必须远调南方边关或是西北,无故不得归家。
当然这些想法只在公子的提议中,因有人觉得太过严酷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