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这也不怪韩信不善交流,李觅教过很多孩子,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人。
这些经验让李觅知道该如何与这样的人交流。
李觅指着身后的屋子道:“这些天你就守着这间屋子,屋内都是从关中送来的书籍,这些天会有人借书,每一个借书的人你都要登册在案。”
韩信又问道:“这不是郡守的屋子吗?”
李觅道:“郡守是个好人,以后你吃住就在这里,但一定要收拾干净,等我将这里的事安排好了,我们一起去入函谷关。”
韩信点头应下,对方就走了。
这间屋子很大,一排排的书架上放满了书信,刚洗完此刻身上又有了寒意,早春时节离开的淮阴县,现在到了三川郡已快接近夏季。
韩信的目光看着一排排的书,这里有不少书都是纸质,而且每一张纸上都写了不少字。
这里的书是韩信以前没有读过的,只是看了一眼,韩信就挪不开了脚步了,尤其是书中对使命与担当的论述,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中。
起初,住在这里的韩信还有些不适应,但本就穷困潦倒的他也说不上什么挑三拣四。
有吃有住,对他来说就很好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