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参也不再多问了。
司马欣示意这个少年人可以离开,他又道:“从敬业县离开,前往支教的每个孩子我都认识,就算是十年过去了,老夫也一样能一眼认出这个孩子是哪一年离开了,老夫守在潼关,就是看着这些孩子出去又回来,可能再过几年,支教的孩子越来越多了,之后老夫恐怕真的记不清了。”
萧何一直沉默不言,望着黄河边的石碑,看着公子扶苏宣造的字迹,沉思着。
在司马欣的讲述中,稂的故事十分动人,学成之后支教三年,戍边一年,北伐匈奴又一年,那一年稂英勇杀敌,成了军中百长。
如果,稂的事迹到此为止,他应该是军中的青年将领,继续在军中任职。
可是稂离开了边关,回到了家中。
如果稂继续留在关中也很好,但是他又一次离开了,他抛下了这里的一切,选择了继续给海边的孩子教书。
或许是因为他的承诺,他要回到海边。
公子扶苏是个信守承诺的,那么这些支教的夫子也都是信守承诺的。
换言之,其实这些支教夫子,与其说是叔孙通的弟子,不如是公子扶苏的弟子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