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雄英也跟着笑道:“早就听说特林造船厂是北方第一大厂,今日一看,果然名不虚传。”
俞通渊这才注意到,大福船的甲板上站满了士兵,个个身披铠甲,腰间挎着弯刀,竟是羽林卫的装束——粗略一数,足有五千人!
他心里咯噔一下,十艘大福船、五千羽林卫,这哪像是“巡视造船厂”的阵仗?
可他不敢多问,毕竟眼前这两位是皇爷爷和太子爷的心肝宝贝,连汤和都得让着三分。
“原来是殿下亲临,属下有失远迎!”俞通渊连忙定了定神,拱手道,“快请进营歇息,属下这就让人备宴!”
“不必急着备宴。”朱高炽摆了摆手,目光落在江面上的新船上,“先带我们看看造船厂,我听说俞都督造出了‘定北’级福船,正好给我们讲讲。”
俞通渊这才想起,北洋水师和东海水师的建设规划,其实多半出自这位胖殿下之手——当年在南京,朱高炽曾跟汤和提过“分海而治”的构想,东海水师侧重捕鲸与近海防御,北洋水师则要兼顾内河与草原防线,以及黑海远东疆土,这些规划后来被写进了水师章程,他能来特林,多少也沾了这份规划的光。
这么一想,他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——或许殿下真是来考察造船厂的,毕竟这规划是他提的,想来看看成果也正常。
第378章特林造船厂!俞通渊的茫然!
“殿下请看,这艘就是‘定北’级福船。”俞通渊带着二人走到船台边,指着一艘刚完工的大船,“全长二十四丈,可载三百人,船身包了铁皮,能撞碎女真部落的独木舟,连蒙古人的皮筏子都经不起它一撞……”
朱高炽听得认真,时不时问几句“龙骨用的什么木料”、“吃水深度多少”,甚至还爬上船台,亲手敲了敲船板,俨然一副“行家”的模样。
朱雄英则对船上的火炮更感兴趣,拉着工匠问个不停,倒也像模像样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