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405章 忽悠老朱!咱这可是大神! (3 / 4)

作者:朕闻上古 最后更新:2025/9/12 22:51:12
        毕竟这卫所兵制可是老朱一手所创,当年他借鉴前朝府兵制,让士兵屯田自养,既减少了朝廷的粮饷负担,又能保证兵源稳定,为此他一直颇为得意,常对人说这是“兵农合一,永固江山”的良策。

        殊不知,这制度从根上就藏着隐患。卫所的土地看似归士兵所有,实则渐渐被军官、豪强兼并,士兵沦为佃户,甚至被当作私奴使唤;世代为兵的规矩,让士兵失去了上升空间,子弟们宁愿逃亡也不愿承袭军籍;加上后期军饷克扣、训练废弛,到了大明中后期,卫所的士兵大多瘦弱不堪,别说打仗,连农具都挥不动,整个制度早已烂到了骨子里,成了拖垮大明军力的顽疾。

        最骚的是,卫所将佐还是世袭制度。

        老子是千户,儿子就能袭千户;老子是百户,儿子就能接百户,管他有没有领兵打仗的本事,只要有这层血缘,就能稳稳当上官。

        第405章忽悠老朱!咱这可是大神!

        这就导致大批卫所将官滥竽充数。有些将官打小养在深宅大院,连马都骑不稳,却能凭着世袭坐在指挥的位置上;有些连军阵图都看不懂,打起仗来只会瞎指挥,全靠底下的老兵硬撑;更有甚者,借着世袭的权柄,在卫所里作威作福,克扣军饷、侵占土地,把军营军屯当成了自家的摇钱树。

        久而久之,有本事的寒门子弟进不来,没本事的世家子弟退不去,卫所的指挥体系越来越臃肿低效。

        遇上硬仗,这些世袭将官要么临阵脱逃,要么乱下令,好好的士兵也被折腾得没了战力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世袭制度,就像附在卫所上的毒瘤,越烂越大,把原本该保家卫国的军队,慢慢变成了一群只会混日子的废物。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炽虽没亲历过那时候,却从史书里看透了其中的弊病。

        卫所制度在开国初期或许管用,可随着时间推移,土地兼并、阶级固化等问题必然会找上门来,到时候再改,怕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刻李文忠主动提及经纬度算法一事,朱高炽哪能放过这个机会?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