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412章 选址!蓝玉入水师! (4 / 5)

作者:朕闻上古 最后更新:2025/9/12 22:51:12
        这些老将还真是狡猾,把嫡长子放在陆军稳扎稳打,让旁支子弟去水师闯机会,明摆着是没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,不管将来陆军、水师哪边更得势,家族都能占住脚跟,算盘打得真是精。

        陆军军校选址在西郊军营旁,一来离京城近,方便兵部、五军都督府的官员常去督查,二来挨着禁军驻地,能随时调用兵力保障安全,更重要的是,方便日后大明皇帝顺道前去巡视——天子的车驾常来,军校子弟耳濡目染,对皇室的敬畏和忠诚自然能更深几分,这层心思,与当初设“天子门生”的初衷一脉相承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海军学院则不一样,毕竟要学操船、练海战,总不能在陆地上纸上谈兵,必须得临海甚至出海实操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大明京城在南京,考量到地理便利性,朱高炽直接将选址定在了上海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里地处长江入海口,面朝东海,既有内河航道可供初学操练,又能便捷驶入外海进行实战演练,港口条件优越,商船往来频繁,便于就地取材学习船舶构造与航海经验。

        更关键的是,上海离南京不算远,朝廷便于统筹管理,同时又能依托沿海贸易的便利,让学员们早早接触海洋经济与海防实务,比起内陆更能培养出适应远洋作战的水师人才。

        选在这里,既能满足水师教学的实战需求,又能兼顾朝廷对军权的掌控,可谓一举两得。
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,建设上海也该提上日程了,现如今的上海还是一片滩涂荒地,涨潮时能没过膝盖,退潮后尽是泥泞,别说建学院,就连像样的村落都没几个。

        可这地方的潜力摆在那儿——长江入海口的位置,既是内河航运的终点,又是外海贸易的起点,将来要发展水师,就得先把这片荒地变成能停靠大船、驻扎军队的重镇。

        得先派工部的人去丈量土地,筑堤挡潮,把滩涂填成平地;再修码头、建船坞,让水师学院的学员有地方练船;还得迁些百姓过来,开垦周边的土地,种粮、织布,解决学院和将来水师的后勤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