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外,大宁卫还承担着监视东北女真等蛮族的重任,防止他们与蒙古部落勾结,形成南北夹击之势。
第421章朱老四的短视!岭北的意义!
而九边长城防线,更像是大宁都司的后勤基地,为前线提供粮草、军械支援。
正因为有第一道防线的存在,长城沿边的压力被大大减轻,草原骑兵长途奔袭、蹂躏九边的情况才很少出现,北疆得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安稳。
结果朱老四为了酬谢兀良哈部落的“靖难之功”,竟将大宁这片战略要地拱手送给蒙古人,后来又以“粮饷难继”为由将开平卫内迁。
这两步棋一走,等于亲手拆毁了大明苦心经营的北疆第一道防线,原本作为前哨的大宁和开平彻底失守,九边卫所被迫顶上,成了抵御蒙古的最前线。
大明的防御力量就此从长城以北全线撤退到长城以南,防线硬生生后退了数百里,从此彻底丧失了出塞作战的主动权——想再像洪武年间那样主动出击草原,得先冲破蒙古人在大宁、开平一线的封锁,难度陡增数倍。
而曾经作为第二道防线的九边长城,如今直接暴露在草原蛮夷的兵锋之下,成了他们南下劫掠的首要目标。
自此之后,九边烽火常年迭起,蒙古骑兵动辄突破长城隘口,深入内地烧杀抢掠,宣府、大同、延绥等地屡遭蹂躏。
为了守住这道仅存的防线,大明不得不逐年增兵九边,军费开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——光是军饷、军械、城防修缮,每年就要耗去国库大半收入。
到了中后期,九边军费成了一个恐怖的天文数字,甚至占到全国财政支出的七成以上,活活拖垮了大明的财政,成了王朝衰落的重要推手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