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423章 举荐!将门虎子徐允恭! (3 / 4)

作者:朕闻上古 最后更新:2025/9/12 22:51:12
        此话一出,老朱顿时没好气地给了他后脑勺一巴掌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兔崽子,当初偷偷摸摸跑去抓北元大汗的时候,你怎么不说身子骨熬不住?”

        太子标也是哭笑不得,这小胖墩真是太好玩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老朱转念一想,相比于岭北行省的筹建,海军学院确实更关乎长远——水师要想代代强,就得有专门培养将才的地方,这是关乎大明海权传承的根基,耽误不得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朱高炽刚刚从捕鱼儿海大战的前线回京,一路奔波劳顿,身上还带着伤,这时候再派他去岭北那种苦寒之地折腾,饶是老朱向来铁腕,也难免有些于心不忍,毕竟是自家疼爱的孙儿,总不能真把人往死里用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老朱手指在案几上敲了敲,思索片刻之后,还是松了口,放缓语气问道:“既然如此,也不逼你。那你觉得,眼下朝里谁去岭北主持大局比较合适?得是既懂军务,又能管得好钱粮贸易,还得对蒙古部落知根知底,能镇住场子的才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炽听后总算是松了口气,随后手指轻点着桌面,认真思索起了人选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老将就算了吧,”他先摆了摆手,语气笃定,“像冯胜、傅友德几位老将军,虽然作战经验丰富,能镇住场面,可毕竟年事已高,岭北天寒地冻,常年奔波劳累,哪经得起这般折腾?这岭北之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,少则十年,多则数十年,真把他们派去,万一还没把岭北发展起来,就因水土不服或积劳成疾客死他乡,那岂不是得不偿失?”

        他顿了顿,又补充道:“再者,咱们现在也要注重培养年轻将领。朝廷的勋贵将门里,不少子弟都是跟着父辈在军中耳濡目染长大的,有勇有谋,缺的就是独当一面的机会。若是总让老将军们顶着,年轻一辈得不到历练,将来老一辈渐渐凋零,花团锦簇之后就是盛极难继,那大明可就真要陷入无将可用的尴尬境地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老朱听后眉头一皱,下意识地反问道:“可任用年轻将领是不是太过冒险了些?岭北关乎朝廷的国政大计,牵一发而动全身,一旦他们经验不足、冲动行事,把贸易搞砸了,或是跟蒙古部落起了冲突,那之前的谋划岂不是全白费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皇爷爷放心,”朱高炽早有准备,从容答道,“我说的年轻将领,可不是那些毛头小子。我举荐一人,定能担此重任——大将军徐达长子,徐允恭(徐辉祖)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