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443章 一线生机!那就去岭北吧! (3 / 4)

作者:朕闻上古 最后更新:2025/9/12 22:51:12
        刘三吾也跟着附和:“老臣……老臣愿意写文章,称颂殿下的功绩,让天下人都知道殿下是大明的栋梁!”

        文臣儒生嘛,手中的笔就是他们的利器,锋锐处不输刀枪。

        一篇策论可定国策,一首诗文能撼人心,连史册上的笔墨都能被他们轻轻涂改,让忠奸善恶在字里行间换了容颜。

        操控舆论更是他们的看家本领。朝堂之上,他们引经据典,能把私党之争说成“维护礼制”;乡野之间,他们借门生故吏之口,能将异己者抹黑成“奸佞小人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江南的士林望族互为声援,一篇檄文传抄天下,便能让一个人身败名裂;几句“清流”“正人”的标榜,便能笼络民心,让自己的主张披上“天下公论”的外衣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深谙“三人成虎”的道理,看似温文尔雅地吟诗作对,实则在字里行间编织罗网,让不明就里的百姓跟着摇旗呐喊,连帝王都得忌惮三分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笔杆子握在手里,便能塑造“民心所向”,便能定义“是非曲直”,这无形的力量,有时比千军万马更能左右朝局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还差不多。”朱高炽满意地点点头,转身就要走,又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要紧事,脚步一顿,回头看向牢里两人,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一件寻常事:“对了,忘了跟你们说,到时候把你们的亲眷族人,还有那些平日里往来密切的党羽,也全都带上,一家子整整齐齐的,一起去岭北扎根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其实岭北也没那么差,虽说是苦寒了些,可正是用人的时候。你们这些士绅去了,可以发挥专长教化那些草原蛮夷,让他们知礼仪、明法度;家里要是有经商的,去了正好能借着发展的势头做些贸易,打通朝廷规划的草原商路,说不定还能闯出一番天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顿了顿,语气里带着几分似真似假的期许:“你们也不用太担心,只需要在岭北踏踏实实干个三五年,好好配合徐允恭把当地的屯垦、政务打理好,帮着把岭北建设起来。等到那边百姓安居乐业、商旅往来不绝了,咱再跟皇爷爷求个恩旨,说你们戴罪立功有功,特赦你们回京师,也不是没可能的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