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437章 改封提速!别让藩王吃苦受罪! (2 / 4)

作者:朕闻上古 最后更新:2025/9/12 22:51:12
        太子标心里比谁都清楚,即便将来自己顺利即位,这些拥兵自重的藩王也必然是心腹大患,削藩是迟早要走的一步。

        到那时,轻则兄弟失和,重则兵戎相见,无论哪种结果,对大明都是元气大伤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不是冷血无情,更不是不念手足之情,而是为了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,为了避免重蹈汉唐藩王作乱的覆辙,必须如此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这些年辅佐父皇处理朝政,见多了权力倾轧的残酷,深知“藩王尾大不掉”是悬在王朝头顶的利剑,早一天解决,朝廷就少一分风险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朱高炽提出将藩王改封海外,等于提前给这柄利剑套上了鞘。

        让藩王远离内地中枢,去海外开疆拓土,既保全了宗室体面,又从根本上削弱了他们对皇权的威胁,等于是提前抹除了将来削藩可能引发的动荡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样的良策,既能让他将来的皇位坐得更稳,又能让大明江山少些内耗,太子标当然选择毫无保留地支持。

        老朱看向朱高炽,语气里带着赞许:“你这脑子,倒是比你那些叔伯灵光多了。晋王去倭国,周王去琉球……他们若敢不去,便是违逆皇命,正好治罪;若是去了,便让他们在海外好好‘建功立业’,这辈子都别想再回内地掺和朝政!”

        顿了顿,老朱突然叹了口气,声音里带着几分难以察觉的疲惫,道:“只是咱这心里面总觉得亏待了他们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他说着,目光落在御书房墙上挂着的皇子名录上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龙案边缘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都是自己的亲生儿子,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,哪个不是他手把手教着骑马射箭、处理政务?

        朱樉性子烈,却在朝鲜镇住了场子;朱棡脾气躁,可镇守太原从未出过差错;朱棣虽远在倭国,却也是镇守一方的屏障……手心手背都是肉,哪个他不疼?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