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也是歧途?”左若童愣了一下,不理解道:“之维小友的意思是说,我新提出的逆生路径是错的?”
“并不是错的,”张之维说道:“刚才不是说了吗?若能做到,当得上佛门的阿罗汉境界。”
“那为何?”左若童不解。
“求上得中,求中得下,求下而不得。”张之维说道:“若真修成那样,或许是境界到了,或许也能达到左门长你所追求的把后天构建化为先天浑然的地步,但那时候你,绝不是现在的你,那种状态怎么形容呢……”
张之维顿了顿,说道:“我把他形容为保真,但不全性,你依然是你最真实的你,但不是全部的你。”
“当为阿罗汉……保真……不全性……”左门长重复了一下刚才的话,虽然他不清楚阿罗汉这个境界究竟是怎样的光景,但他对阿罗汉的定义还是知道的。
这是小乘佛教的最高果位,又称“声闻菩提”“无学果”,代表个人解脱的终极成就。
而在阿罗汉之上,还有菩萨果位,但这是大乘佛教的境界,意为“觉悟有情”“菩提萨埵”。
至于保真,但不全性,说都说到这个份上,他自然也明白其中含义,修成了最真实的自己,但却没有全部的性情。
全性保真是全性的理念,从他们叫全性,不叫保真,就不难看出,从某种意义上而言,全性是大于保真的。
张之维继续道:“‘保真’就如快刀斩乱麻!只留最核心的‘本我思维’,将一切多余性情,无论善恶美丑……尽数斩却!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