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经历了内乱将要分崩离析却又忽然结束了内乱走向强盛的北朝,对于他们而言,可不一定是好事。因此,他们或多或少都做出了一些试探。
其中做的最为明显的,便是高句丽的使臣。
高句丽使臣给元宝炬献上两枚玉璧的同时,还在众目睽睽之下,将品质、规格远在献给元宝炬的玉璧之上的玉如意,献给了李爽。
这样的举动,无疑是在试探这洛阳的朝廷是不是真的如看上去的那般一团和气。
这却给刚才憋了一肚子气的世家公卿发泄的理由,纷纷在指责高句丽的使臣不懂规矩。
高句丽使臣面对责备,显得很惶恐,表示自己是头一回来,年轻见识浅,被天朝上国的威仪震慑,忘却了礼仪。
可因此形成的舆论,最后却都暗戳戳的指向了李爽。
礼制,乃是朝廷治理天下的总纲。
李爽这个秦王再怎么样礼绝百僚,也不能在明面上获得超越皇帝的待遇。因此,这便给了公卿百官理由去说事。
当然,他们最主要的还是关心那十万户的事情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