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大家,造反这个行当是个高风险职业。
就在征战辽东大军还未回转,杨玄感兵势正盛之时,两位去年参加了第一次辽东之战的老臣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,给大髓缓了一口气下来。
民部尚书樊子盖,守洛阳,死死的将杨玄感拒之于洛阳坚城之外。
刑部尚书卫玄卫文升,率军出潼关援洛阳。
卫文升带的兵不多,但作为愈老弥坚的大髓宿将,他的坚韧是很难想象的。
他率军和亲自带兵东来的杨玄感在洛阳之西的土地上,大大小小激战十数场,连败连战,死死拖住了杨玄感,为征辽大军的回转带来了充裕的时间。
这个时候,无论是晋地,还是关西的人们,都在冷冷旁观着这场事关大隋国运的战争。
他们也有着充足的理由选择旁观,因为没有接到皇帝调兵平叛的文书。
实际上,隋帝杨广哪里还敢调这些地方的人参战?
连世受国恩的杨玄感,兵部侍郎斛斯政这样的人都反了,其他人还能信得过吗?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