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收是薛道衡的老来子,借了父亲的光儿,文名颇显,还很孝顺,薛道衡死后,薛收发誓不仕于隋,在晋地文坛名声很不错的样子。
实际上以当时他的年纪也当不了什么官儿,如果非要进官场的话,杨广还在呢,还能有他的好儿?
巧的是,杨广气数儿渐尽,没过几年就弄的天下大乱了。
李渊率兵南下长安,薛收动了心思,在首阳山聚众准备起事,可惜,河东有个尧君素,闻听消息立即取了薛收家人逼着他老实的回到蒲坂。
后来李渊投机成功,在长安招贤纳士,贤名日甚一日。
在蒲坂城中饿的眼睛发蓝的薛收又忍不住了,这会他没顾忌什么家人不家人的,偷着逃出蒲坂去投了李渊。
那会李渊身边的人多不胜数,可显不出晋地来的小年轻儿,还是因为他是薛道衡的儿子,房玄龄举荐他入了秦王府供职,正好他的族兄薛德音,侄儿薛元敬也在此处,三兄弟算是团圆在了一起。
这个年月,晋地还是很出人才的,除了刘武周那样的大反贼,文人这边儿都是三个三个的出。
晋阳温氏兄弟被后来人称之为温氏三杰,颜氏兄弟则有颜氏三雄的名声,薛氏这边也是三个,官儿没人家大,名气却不小,被后来人称为河东三凤。
实际上,从如今的情形看就知道,人家那兄弟几个算是名副其实,薛氏这三位因为年纪的关系,无论名望还是才干,与其他两家人都无法相比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