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应景的一首五言诗,技压群臣之外,还拍了拍皇帝的马屁,不错不错。
杨师道入朝未久,他出身弘农杨氏,乃观王杨雄幼子,吏部尚书杨恭仁的弟弟,客居洛阳多年,前年才随王世恽来到长安。
这人其实也是个标准的关西人,在河南也曾带兵上阵与李密激战,剿除各处匪患,助王世恽守城,作诗什么的那都是副业。
纵马挥刀,军前陷阵也只平常,瞧瞧人家那身板,还有那黑红的脸膛,根本不像个中书舍人的样子,可因为生性聪慧,文章确实写的不错,不然也不会在岑文本之后接任中书舍人一职。
是标准的出将入相的坯子,可以道上一声杨氏麒麟儿。
杨恭仁三兄弟在朝,尽都身居要职,算是勉强撑住了弘农杨氏的屋梁,不过杨氏能不能彻底缓过来,还得看他们的子孙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两仪殿中热闹之际,将作丞阎立本已经收拾好东西,准备回家去吃晚饭了。
今年将作监的事情可不少,天下平定下来,接着就是抚慰民生,各处修整城池,房屋,还有修桥铺路,挖沟开渠等等等等,都需要将作监的参与。
开春之后监中很多人已经陆续离开长安到各郡任职,都算是高升,出外任职个两三年,就算考绩平平,也有不小的苦劳,对仕途也有着莫大的好处。
大致上也就是说,朝廷正值用人之际,有一个算一个,只要你有那个意愿,就几乎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