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破不耐的摆了摆手,封德彝有个很不好的毛病,当他对某些人不满,却又暂时奈何对方不得的时候,便化身为婆娘,唠叨个没完没了。
就像他和萧禹不对付,就会时常在李破耳边说些萧禹的不是,琐琐碎碎的,可能是想着说的多了,皇帝总会对萧时文疏远一些。
可惜李破耳根子不软,日子一长,反而觉得封德彝其他还好,就这个说人小话的毛病真是要不得。
其实为政日久,李破已经察觉这并非封德彝一个人独有的特质,不论萧时文还是长孙顺德等人,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特点流露出来。
他们对政敌或者有所间隙之人,瞅着空子就会本能的进行攻击,而且说话时没什么太多的顾忌,有了机会不说上两句就好像念头不会通达一样。
这种不以搬倒对方为目的的举动,在城府深沉的朝臣身上显得尤其的格格不入。
李破和温彦博说起过这事,因为温彦博身上没有这种毛病,说话时往往都是就事论事,是个很好的解答者。
按照温彦博的说法,这是晋末遗风所致,因为朝代更迭太过频繁,又有内附胡人入主中原,于是政敌之间争斗趋于激烈,相互攻讦之时往往无所不用其极。
前隋时那些朝中高官多数就是如此,恼羞成怒之时口不择言的情况很多,当面或者背后怒斥皇帝之非者比比皆是。
那已经不在铮谏范围之内了,很多时候都是在发泄自己的不满。
比如说当初支持杨坚篡位的那些人,后来总是在私下里跟人说杨坚待他们太薄,哪里还记得当年他们的拥立之功?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