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码起码也得等关西彻底平静下来……他还大致估量了一下,最早也要明年秋末再来颁行为好。
温彦博则比他更有信心,觉着此事应尽快施行,能够极大的增强各卫府的实力,于之后战事非常有利。
两人最大的分歧之处就在这里,一个主张缓行,一个则想把事情尽快办下来,说的也都不无道理。
按着顺序便轮到了门下省,由封德彝来讲。
彻底丢掉兵部尚书之职后,封德彝痛定思痛,觉着自己犯下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看清皇帝的脾气就冒然觐见,换句话说,就是太急躁了,同样也太自负了些。
所以转任黄门侍郎之后就老实了下来,职责内的事情他都办的清清楚楚,除非皇帝亲口问询,职责之外的事情他则很少再发表意见,以免招致新主不喜。
而有了他和长孙顺德两人主掌门下省,也确实让李破省心不少,与中书,尚书两省的文书来往,政令传递上,都越来越顺畅了。
所以说门下省的官长选的好坏,直接影响的就是皇帝自己的舒适程度,毕竟门下省当初设立的时候,就叫内史省,是专门为伺候皇帝而设立的官署。
就算是现在,门下省的副官们还要给宫门落锁,依旧能看出门下省的一些初衷模样。
这还少往小了说,往大了说呢,它是一个能够抗衡中书,尚书省的机构,同样也是皇帝手中的刀剑,它的锋利程度则代表了皇帝的意志能不能够彻底的在外朝贯彻下去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