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德彝的心大跳了两下,修史修死的人可不老少,作为前隋旧臣,给老东家盖棺定论,很容易出错的。
初订就是一个大的方向性框架,先定下功过,然后再填充内容,一般来说,过去的时间越长,史书的评判越是公正,离的时间越近,倾向性便越明显。
而懂史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,没有绝对真实的史书,所以观史之时当求借鉴,不需太过计较其真伪。
接过宦官呈上的书册,封德彝小心的问道:“至尊为何急着修订隋史?要知道……前朝之臣犹在,定其功过怕是有些早吧?”
李破不以为意的笑笑,“年初时秘书监窦琎把前隋,李渊修订的隋史拿来给我瞧了瞧,看了着实让人气恼。
杨广在时,耗尽民力,写到史书里就都成了他的功劳,那么多冤魂缠绕不去,他也不怕死后难安,昏聩到他那种地步,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。
李渊倒是还成,没把自己吹上天去,就是把朕弄成了逆臣贼子,现在我入了长安,那自然要赶紧来修一修,还自己以及天下人一个公道。
而且朕也是前朝之臣,若按你的说法,有生之年难道就修不得隋史了?”
你瞧瞧,你瞧瞧,俺还没说什么呢,就已经有了罪过,这要是再来说三道四,怕是要吃大亏啊。
不过皇帝的直白还是让他吃了一惊,皇帝干预修史并不出奇,但明言告诉旁人,朕就是要按照自己的喜恶来修史的可不多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