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略上而言,可圈可点,战术上则一塌糊涂。
最终伐萧铣,平窦建德时,只不过稍用其策,剧本则大相径庭,和演义上的那些谋士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。
阵前的将军们是当仁不让的主角,像封德彝这样出主意的人,真要较真起来简直是啪啪打脸。
谋士们的毛病在这里表现的尤为具体,想的太美,实际上大家都不傻。
可话说回来了,封德彝对整体局面的判断是没错的,萧铣和窦建德几乎都是一战击溃。
连李破都以为还得持续两三年的战争,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便结束了。
再比如说封德彝对门下省的职责定位的非常明确,皇帝侍从,咨问左右,封驳来往表章,奏疏,甚至是诏书,起草文案,偶尔趁便举荐人才等等。
就是皇帝的秘书,很少干预外朝之事,像订立唐典,修订隋史,科举等事,只要皇帝不发话,他都很少发表意见。
所以李破用他来掌管门下省诸事,用起来非常的得心应手,你换了长孙顺德试试,说不定这会已经和中书,尚书两省斗的不可开交了。
这些能力体现出来,便是大局观的问题。
封德彝确实也没辜负了李破的期待,听其他两人说完,沉吟片刻,就老奸巨猾的一笑道:“如今突厥两部的使者都来到了长安,也着实热闹,我大唐开国未久,便能引外邦前来相见,臣以为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