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高表仁几个的描述当中,突厥王庭还算平静。
他们和突厥的贵族们交往了一阵,没什么人在他们面前大放厥词,说突厥可汗如何如何,将军们又是怎样怎样。
更为重要的一点是,突厥贵族们对南边的局势不很感兴趣,这也许是始毕可汗两次南征的后遗症所致。
南边的中原王朝不再那么强大,对于突厥没了什么威胁,突厥王庭的贵族们也大致上换了一茬,不再像老人们一样对前隋的强盛那么记忆犹新,他们更多的开始关注起了小可汗的动向。
那与他们的权势息息相关。
听在李破耳朵里感觉有点怪异,内卷了吗这是?
突厥贵族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是如何跟大唐通商,而非是用刀枪决个高下,所以说他们对突厥可汗和大唐皇帝的会盟之举多数都抱有期望。
这样一个局面和李破之前所想差距非常的大,这就是使者的作用了。
大唐的君臣们将突厥当做了一个对手,便如之前封德彝所言,会盟只是权宜之计,那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。
大唐朝中从上到下,不管是赞同会盟的,还是反对的,对突厥的定位都是如此,甚至可以说大唐和突厥在将来必有一战是朝臣们的共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