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和后来的阅兵在意义上其实差不多,起到的就是宣扬国威,震慑四邻的作用。
不同之处在于,当世之上除了突厥在军事上可以跟大唐抗衡之外,大唐如今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手了。
除了突厥使节,其他外来之人都是来朝见的。
所以殿中使节,突厥王庭来人高居其上,他们和中原往来很多年了,还算比较习惯一些。
新罗是大唐的藩国,国主与大唐臣子无异,所以新罗女王金德曼被安排在了突厥使节对面,与唐臣共座。
扶南还属于友邦,扶南王子便可居于突厥使节下首。
吐蕃来人基本属于被征服之列,入唐求取册封,所以列于扶南王子下首。
西突厥王子阿史那泥孰在长安呆了两年多了,哪也没去,好像要老实的定居于此的样子,现在敬陪末座。
安排他们座次的人考量的很周到,把东西突厥的人分开,以免他们言语失当,或者干脆动起拳脚,惹出大麻烦来。
再说阿史那泥孰也不算是正经的使节,他是西突厥逃人,能够列于殿上,只能说明有一定的利用价值,外加宫中有他的亲戚,朝中会高看他一眼而已。
…………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