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久拓跋焘便不得不做出了妥协,酷刑杀死了崔浩等人,并灭其族,灭佛之事就此不了了之。
不两年,拓跋焘也被近臣杀死。
这其实就是佛教的反扑,雄才大略如拓跋焘者,也不能幸免。
…………
北周武帝宇文邕就是拓跋焘第二。
灭佛的方式也差不多,只是他比拓跋焘要做的彻底一些,在宇文邕在位年间,据说责令三百万僧尼还俗。
听到这个数字你其实就能明白当时的情况有多严重,三百万僧尼啊,北周的人口才多少?都去当了和尚尼姑,他们又占据了多少社会资源?
所以说宇文邕的灭佛行动是得到了朝中很多人支持的,因为佛徒太多了,贵族们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。
这拨下来,北方的佛教几乎销声匿迹,比拓跋焘所面临的局面要好的多。
只是宇文邕最后年纪轻轻便暴毙而亡,就不知道其中有没有灭佛的原因在里面了。
第三位后继者是隋文帝杨坚,他是北周的臣子,见过宇文邕的手段,眼瞅着天下一统,南方佛教盛行,北边也大有死灰复燃之势,于是想要伐山破庙,再来一拨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