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比如说战略环境对突厥人十分不利,南边的唐人确实说的挺好,可阿史那多闻以及他的部下们并不很相信他们的承诺。
之所以阿史那多闻还是义无反顾的起兵了,是因为他觉得这是最好的一次机会,错过了便可能不会再有的一次良机。
大唐和突厥正在会盟,在此期间唐军一定会受到约束,这两年突厥和大唐一直相安无事就是明证。
还有就是一个大家都隐约明白的道理,会盟之后,两国交好,突厥可汗在这样一个时期,一定会专注于内政,巩固她的权位,东西可汗的权力都将受到更加严厉的约束,甚至有可能会借助于大唐的力量。
那样一来,他这个东方汗面临的局面就很难说了。
所以趁着盟约未曾签订之前,他要放手一搏。
从这里也能看的出来,他是不希望盟会顺利举行并达成盟约的,而他率兵攻辽东,一定会让在云内草原上举行的那场盟会产生一定的混乱。
至于最终结果如何,阿史那多闻也顾不上那么多了。
之前商议的时候,郑从师说的很对,不管他如何行事,可汗对东方诸部都有所不满,他表达再多的恭敬和顺从,又有什么用呢?
可汗离开王庭的时候,留下了颉利汗阿史那求罗暂掌王庭,那个小崽子看来已经成为了可汗的鹰犬,接下来可汗要做什么,那还用说吗?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