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个人寒暄一阵,王雄诞还不能离开,要把船队安置好了再说其他,后面陆续到达的海船是由西门氏在统领,等西门氏上了岸,这伙人才算聚个整齐。
相比去年,只是少了一个苏定方,作为步军将领,他和刘仁轨等人都被留在了半岛之上领兵。
回到东莱的船队比之前走时大了不少,主要是俘获的倭国和百济战船。
都是些小船来的,就算是将领的旗舰,和大唐的战船相比也是小兄弟,不足以相提并论,这显示出造船技术差距很大。
只是由于地理环境的缘故,倭国和百济对拓展海权比较热情,所以造出来的船只小归小,却也坚固耐用,造价也比大唐战船低廉的多,勉强可以说上一声各有优势。
大家的共同点就是,航行的海程短了一些,一般都是游弋在近海,远洋航行的话,大唐的战船倒是可以试一试身手,倭国和百济的小船就不用想了。
这些俘获的小船可以作为唐军船队的补充,运送一下粮草什么的,有些也可以给海边的渔民打鱼用。
当世之中,海边的渔民地位非常低,因为他们大部分没有产业,只比流民好上那么一点点,也就是多了一个户籍而已。
尤其是他们的来历很复杂,少有汉民参与其中,加上浑身腥臭,穷苦无着,很多人都是以船为家,漂泊无根,产生杰出人物的概率非常渺茫,只要稍微富裕一些,即会脱离渔民的队伍,如此一来这个群体就更没出路,所以谁也都瞧不起他们。
只是近两年大唐重视起了海事,海边的渔民受益不少,因为他们熟悉海情,水性,从军的渐渐多了起来。
第1164章接风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