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一年,马周和南边过来的人就是在商量这些事情。
过去的一年当中,马周对水军的各种知识可谓是突飞猛进,尤其是他还跟着一群老船工在人工湖的旁边建造起了一间船坞,又造了几条船出来。
从选材,到建造,再到完工,马周是一步不离,把自己操练的挺狠,他甚至找到了当年拼命读书想要出人头地时的感觉。
水战的战法知识马周也学了不少,可以说这会你把他派到东莱去,说不定他就能把他当成一位水军将领来使唤。
当然了,更可能上演的是当世版的赵括诞生记。
不过热爱学习的马周同志是个好同志,真的是在长安海事学院上下了功夫,也耗费了心血。
换个人过来,哪里会这么用心?
看看长安书院就知道,用心办学的其实没几个,有的把书院当做了避祸之所,有的想要在这里扬名,有的只想进藏书楼观览书籍,有的则将书院的职位当做了晋身之梯。
如此种种,其实也不算什么,有所求才有所为嘛,可对办学有想法的人,可谓寥寥无几,几乎全靠朝廷策略在摆弄,用后来人的话说,就是缺少主观能动性。
不论怎么引导,都差着点意思,主要原因也是明摆着的,书院跟官场到底隔了一层,不似国子出身的那么正式而已。
马周也想入仕不假,可他出身太低,吃惯了苦头,一旦看到希望,积极性就非是世族子弟可比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