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几次派遣人去大唐朝见,得到了大唐君臣很好的回应,一些人也就此开了眼界,于是新罗的贵族阶层的心思渐渐活泛了起来。
近一百来年,他们受到高句丽影响比较深,无论是官制还是社会架构,甚至是语言文字上,都有着高句丽的影子。
其实就是中原文明间接的传播到了新罗,加上本土化的问题,弄的新罗这边有些似是而非的,无法跟大唐产生很好的对接。
新罗人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所以新罗朝中产生了全面效仿大唐的风潮,这对于新罗而言,其实是一场非常大的变革。
而任何变革都不缺少反对的声音,只是大唐在半岛上的存在感越来越强,反对者为了家族性命着想,也就渐渐没了声息。
新罗朝中的共识形成的非常快速。
不论是金德曼姐妹,还是几位伊餐,伊尺,波珍,都认为大唐的大军不会长久的驻扎在这里。
若不趁此时机,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,那么等唐军一走,说不定就会有许多人跳出来反对他们。
而且为了更好的融入到大唐治下,这些改革非常有必要进行下去。
比如说在语言文字上面,是保留新罗旧有的东西,还是彻底接受大唐原汁原味的中原文字?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