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破给出了回应,唐人在经营方面的优势是突厥人无法比拟的,可以把辽东经营的繁华一些,两国可以在辽东共同攫取利益,有了好处大家分享,没必要非得在东分出个胜负。
从长远看来,平也许是暂时的,可现在这么的话,却很符合两国的利益。
至于辽东的阿史那多闻残部,以及契丹,奚部,鞨等土著部族的命,这几句话间其实已注定。
管是由突厥人来手,还是大唐来进行清理,或是两国共同出兵,都可以在盟会上进行商谈。
破在此事上表现的轻松如是有其原因的,东海战事为大唐争取到了战乱回旋的余地,突厥的战略空间则到了挤压。
三年前的那场会盟,大唐和突就没有量过辽东的事情,最多就是谈及了阿史那多闻的异动。
那个时候李破和阿史那杨环都想驱使阿那多闻东进,目虽然不同,可战略上可谓是一拍即合。
如今形势大不相同,突厥对东失了兴趣,因为阿史那杨环的目的经达成了,东方汗阿史那多闻不再能威胁到她的汗位。
大唐攻灭了高句丽,对北进辽的兴趣也不是很大,胜利的果实确实甘甜爽口,可却需要间来化。
李破可不是魏晋时期的那些君主,出兵辽东只为惩罚不臣,到手的东西他是不扔掉的,而且他亲身去过辽东,对那里恶劣的环境有着清晰的认知)
就算倾尽大唐之国力,也没办法像后来那样开发辽东,那就不如答应阿史那环提议,把辽东作为一块飞地和缓冲区,过上些年看看形势再做决定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